分类目录归档:黑茶

茯茶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① 治肠炎是茯茶的一大功效,特别是陈年茯茶对治疗慢性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② 茯茶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特别是酒后饮茯茶,可以加几粒花椒煮饮,解酒效果十分明显。
③ 茯茶消食去腻,有“消宿食”、“消积食”、“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热”等功效,可以加枣、枸杞、牛奶等调饮。
④ 茯茶通便,有“利肠通便”、“利二便,通大小肠”等作用。

常喝茯茶能防止氟中毒?

氟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牙齿及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少量氟可以促进牙齿珐琅质对细菌酸性腐蚀的抵抗力,防龋齿。据统计,氟摄取量高的地区,老年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比率以及龋齿的发生率都会降低。

凡事都是相对的,缺少氟对人体有害,过量同样有害,只要摄入体内的氟不超出正常范围(≤50mol/L或4mg/日)就可以放心食用。

为什么以前内地人不爱喝茯茶?

茯茶第一大功效是刮油,与边疆牧民天天吃牛羊肉不一样,改革开放前内地人们吃不饱饭,肚子缺的就是油水,去喝茯茶刮油是万万不行的,茯茶又粗又老,黑乎乎的,外形看上去很不好看,所有内地的人们对边疆牧民视为生命之饮的茯茶不屑一顾就不难理解。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现代都市人,营养过剩,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中国得富贵病和处于亚健康状况人越来越多(引起卫生部和世界的高度关注),而边疆牧民健康如前,“三高”发病率在全国却最低,这时候,才引起了人们对神秘之茶的极大关注和重视。

哪些人应该多喝茯茶?

现代人大多体“寒”,所以导致了如三高、肥胖、便秘等亚健康症状。茯茶呈“暖”性,但比起其他茶来又不燥,品性中和,口感适中,适用人群广,接受程度高,同时又因为微生物“冠突散囊菌”的作用,可以消脂减肥、去油、调理肠胃、护嗓,正对应了现代人的健康需求。纪晓岚诗,“向来只识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正说明这一点。

普洱茶为什么不要“无限期”的存下去?

茶叶的品质与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密切相关。

普洱茶

普洱茶贮藏中品质成分变化

普洱茶“越陈越香”是大家公认的,但同时我们也知道茶叶内质变化与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密不可分。构成普洱茶品质的这样化学物质的变化左右着普洱茶的色香味。
与常温相比,无论冷冻、冷藏还是高温条件下贮存普洱茶,一定时间后,汤色都有变亮的趋势:滋味出现醇或滑的感觉,只是程度稍有差异而已;香气则在低温下陈香明显,高温下陈香气减退。

汤色、滋味是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受到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低温下含水量的升高和高温下含水量的下降,各种化学成分之间也发生复杂的变化,使好茶降低品质。

所以,如果是把普洱茶作为保健食品,那么你应该了解普洱茶药效物质和营养物质贮放过程中的有效期;而把普洱茶作为商品,周转的时间不能太长。

因为这类紧压茶已经具备了普洱茶的基本品质特征,只是进一步后熟,品质会更好。但经研究表明,任何一种普洱茶的品质都有一个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以前,它的品质呈上升趋势,达到高峰以后,它的品质会逐渐下降。

普洱茶不要无限期的存放下去

存放多年后,如果普洱茶已经具有了汤色红浓、陈香明显、滋味浓醇、叶底黑褐的品质特征,这样的普洱茶如仍一味地无限期的贮存下去,必然会使茶叶中所含有的有益成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普洱茶应有的特殊风味。

故在普洱茶的贮存过程中,应视茶叶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及时间。而不应单纯地追求贮存时间的长短。

可见普洱茶无限期的长期存放,品质会有下降的趋势。当收藏的普洱茶色、香、味达到最佳状态时,就不必在贮存了,而应把握住这个时期适时饮用。

普洱茶的九种山寨版本,喜欢普洱茶的一定要看一看

喜欢普洱茶的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知茶、爱茶、痴迷茶,他们用自己的喜好支撑着普洱茶的蓬勃发展,在从开始喝,到喜欢上,到离不开,他们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但是有多少人感谢这个群体?反而是为了更大的私利,创造出了下面十大恐怖的“山寨”手法,让多少喜欢普洱的粉丝走了多少弯路!如果你喝普洱,我想,这些手法你必须看;如果你做普洱茶,也请给你的茶友看,以真心换真心更长久呀!

普洱茶

1冒牌

这种山寨版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皆有,不是啥稀奇事。有数量不小的普洱茶,是那些二、三线小厂用大厂的包装,连内飞、防伪都一模一样;一般人很难看出来。

有意思的是,这些山寨普洱中,有的还比正牌货好喝!黄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管他山寨不山寨,好喝就是好普洱!

所以,这个问题上的打假,周瑜和黄盖都不太喜欢声张。

2做旧

做旧有两种,茶做旧,包装做旧。老茶难得;老茶值钱。

现在有一批人,以很强的团队精神很专业地在做旧了,其做旧的手法技巧,真可谓苦心孤诣。

有意思的是,笔者还真收到过几款做得很不错的假老茶,汤色、叶相各有千秋,但就是陈香老韵做不出来,这有点像高仿品。远非前几年香港台湾几位的普洱茶大鳄那点湿仓水平可同日而语!

没有多少人消费者见过喝过真老茶的。《动物世界》说:小鸟破壳,睁眼看到乌龟都是娘;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说:美女眼睛滴上了仙露,睁眼看见丑八怪也爱得没商量。

所以这些做旧的老茶会相当一段时间有市场,非常希望这些做旧,能以对健康“不求有益,但求无害”为底线!

也说不定,哪天这些做假老茶的探索,还真取得成功,使我们存放三五个月,就得到二三十年的享受,功德无量,期待!

至于包装做旧,名堂更多,祖师爷出自台湾香港,现在到处都有高手,连韩国人都会。

笔者对做旧没多大意见,除了期待能探索普洱茶快速陈化但美好依然的途径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些所谓消费老茶的,基本上是我们这个社会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其他人谁买得起?

既然是老茶,就要以老茶的价格出去啊;100元的青花瓷器肯定不是元代的。当山寨老茶的粉丝,总比当拉斯维加斯的送财童子强。

3小叶种制普洱茶

06年下半年开始到07年上半年,从广西、湖南、贵州、四川涌进大量的小叶种原料,以楚雄禄丰有“旱码头”之称的广通分流到不少厂家,某大厂最高的时候一天运去5辆东风加长大货车!

07年初,普洱、版纳、临沧等地方政府打击这些茶的力度很大。这些茶在仓库,现在开始粉墨登场了,批发市场就有不少这样的茶。

不论是按官方的标准还是茶友的说法,这些茶从性质上来说就不是普洱茶。

这种茶好鉴别:

1、酸,无论泡浓泡淡,都去不掉那股酸味;
2、无内飞,政府抓到罚款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意思的是,这种茶很漂亮,细芽细叶,精致玲珑,汤色不错,以至于一些老茶客都上当,笔者的一个甚至是搞茶艺培训的朋友,还高高兴兴地收藏了不少。其实想想就明白,云南如此雄浑粗狂的大山,哪里出得了这种连芽带叶3、4毫米的玩意!

这种“超级宫廷”数量不少,正在纷纷出动,看上去很美,茶友须谨慎。

4烘青工艺、红茶工艺做普洱

烘青香高,渥红汤亮。假花还比真花香。——于是好卖。

这个不算严格的假,原料可以是很好的大叶种,只是加工工艺猫腻。

这些茶一开始问题不大,但是存储下去,就不行了。前几年有个大厂,每每出品用一定的烘青加进去,那茶香啊!但现在开汤,难喝!

现在有不少做山头茶、纯料茶、手工茶的,往往采用的是用部分的红茶工艺,鲜叶采来后并不正常时间杀青,待叶梗叶片开始有些大面积发红才进入杀青程序。

这种茶哪怕是刚做好的新茶,汤色都非常漂亮!这种茶目前笔者还没喝过5年以上的, 3、4年的问题没有烘青的大,但在香气口感的转化上又明显不如正宗工艺所制之茶,并且也是时间越长,问题越明显。

鉴别

这种茶好鉴别,就是泡开以后,大面积的红叶红梗。这跟茶农正常采摘的,茶梗端头的一点点因指压变红,或者因疏忽偶尔的出现的红边不一样。

5台地茶冒古树茶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汗牛充栋、天涯海角、神州大地,懒得细说,仅举一例:某不大不小的厂,出品了一批古六大茶山的古树春茶,其中自然有倚邦、革登,每饼净重400克,限量生产20000饼。哈哈,用不到数学,用小学算术就知道其荒谬了。

(关于台地茶与古树茶的鉴别,比较麻烦,就不一一赘述了。)

6普通茶冒名山茶

也很常见,不亚于上述情况。梁山好汉排座次、被冒名山排座次,大致是这样:班章、易武、冰岛、景迈被冒最多,分别为冠亚季殿。我最头疼的是班章,班章的人、茶、市场最复杂。

第一,班章的茶农变化最典型,人民币的力量是巨大的;勐海有个厂,当年天真地想垄断班章茶,现在恐怕是以哑巴吃黄连的态度打落牙齿咽下肚子;

第二,班章茶抬到的价位,与同时的其他著名古茶山比较,高得离谱;班章茶到1300元一公斤的那天(2007年3月27日),易武到450,景迈到380;这些茶山,其实如春兰秋菊,风格不同,彼此彼此,价格略有高下正常,不至于差别如此之大;

第三,市场已经有一大批人在追捧班章,但追捧到手的,却是形形色色的山寨版。

7拼配茶冒冲纯料茶

依然正常,也不逊于上述情况。需要赘言的是对拼配与纯料的看法。

拼配,作为过程,为的是结果完美;换句话说,拼配就要扬长避短的作用,“拼配之美”严格表达是“拼配成美”。譬如很多农场茶要拼配临沧茶,来发酵做熟茶,这很好;但易武古树茶有必要拼配景迈茶吗?班章茶有必要拼配冰岛茶吗?五粮液和茅台需要勾兑波尔多喝吗?

另外,所谓纯料,追求的是风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是事实,但不能说这两片叶子就是两种风格,追求纯料大可不必钻牛角尖钻找到一片叶子做一饼茶。纯料而纯到能成风格为止,就可贵得很!这是我们云南很多古茶山无可比拟。反之,试问:有人在追求那些无性繁殖万亩连片台地茶纯料吗?

纯料一般就意味着古树茶,价格自然高。

拼配之茶,适合规模化、标准化、大众消费的工业产品;纯料之茶,适合茶友们个性化、多元化,更把普洱茶当成精神享受的文化产品,都有其价值。

就像夏利,一个盘子四个轮子;奔驰,四个轮子一个盘子。

8机制茶冒手工茶

普洱茶加工工艺,尤其是生茶,机械化生产与传统手工的区别主要在于杀青、揉捻、干燥三道程序。

其口感滋味及随后的变化,主要与这三个环节有关;至于是否石模压制、是否笋壳篾框,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的态度,对工艺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之美的追求,与品饮茶本身感官效果关系不大。

机制茶冒手工茶的,市面上也是很多;但只要不是机器杀青烘干,仅仅是揉捻和压制用机器,关系就不大。山寨的必要何在哉?一字以蔽之,钱。

9雨水茶冒春茶、谷花茶

台地茶产量最大的是夏茶,这个问题不大,难喝一点而已,不必细说,聊备一格。

结语

普洱茶的美,在于其健康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不在于以上种种山寨版本;但以普洱茶天然的复杂,再加上这些作伪手段,使得人们感叹普洱茶水太深;一般茶友的确很难在短时间明辨真伪;但有两条铁打的定律,不必学茶都可以判断

普洱茶为什么不会过期

相信不了解普洱茶的许多人会抱着疑问,既然普洱茶是一种饮品,为何普洱茶不会过期、不会变坏?那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普洱茶为什么不会过期吧。

普洱茶

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美称。也有人说,从传统意义上的茶叶,也是没有保质期的,只是茶叶能吸收异味和水气,致使茶叶内质发生“化学变化”,改变了其味道,就会变坏。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会越陈越香的,不过购买时会发现在普洱茶的外包装上有标示保存期限,这是因为规定食品必需要标志,事实上消费者在饮用普洱茶时,是不须在意的。另外如果发现茶叶有霉味,通常是保存不当所致,不宜选购。

新普洱茶味道浓烈,刺激性强,对于喝惯高山茶或者普洱茶的人比较不习惯。老的普洱茶由于陈放较久,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茶性变得较温和无刺激,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不刺激胃,据说还能养生、助气、补气,而且存放的时间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汤滋味越醇和。

辨别普洱茶年份的方法、看茶叶外观:新普洱茶外观颜色较新鲜,带有白毫,且味道浓烈;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后;茶叶外观会呈枣红色,白毫也转 成黄褐色。区别包装纸颜色:通常压制过的陈年普洱茶,其包装的白纸已随时间变得陈旧,因而纸质略黄,因此你可以从纸质手工布纹及印色之老化程度着手,这只 能作为参考,非绝对依据,因为可能有些不肖商人会利用这种心理,以陈黄的包装纸掉包次级品。

看懂茶品年份: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称的纸,称为内飞。

看懂普洱茶年份:普洱茶价钱、等级、茶叶的存放年份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块普洱茶砖叫价可以从100元到1000元,主要是因为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说 法,所以商家动则20年、30年,甚至于说是50年、60年的珍品、贡品,价格更是炒上了天,其实普洱茶的年份并无有效的方法辩认,而且如果保存不当也会 影响茶叶品质,惟一的方法就是多喝、多比较。

许多人会抱着疑问,普洱茶是一种饮品,为何普洱茶不会过期、不会变坏?像常见的绿茶,铁观音都有保质期?反而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美称。也有人说, 从传统意义上的茶叶,也是没有保质期的,只是茶叶能吸收异味和水气,致使茶叶内质发生“化学变化”,改变了其味道,就会变坏。

普洱茶究竟会不会变坏?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会越陈越香的,不过购买时会发现在普洱茶的外包装上有标示保存期限,这是因为规定食品必需要标志,事实上消费者在饮用普洱茶时,是不须在意的。另外如果发现茶叶有霉味,通常是保存不当所致,不宜选购。

新普洱茶味道浓烈,刺激性强,对于喝惯高山茶或者普洱茶的人比较不习惯。老的普洱茶由于陈放较久,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茶性变得较温和无刺激,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不刺激胃。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普洱茶为什么不会过期,而且据说还能养生、助气、补气,而且存放的时间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汤滋味越醇和。

普洱茶冲泡技能:生茶要转,熟茶要柔!

普洱茶是我国的特色茶类,口感丰富,风味独特,获取了一大票茶友的心。爱茶的你也喜欢喝普洱茶吗,知道应该怎么冲泡才合适吗?俗话说,人要俏靠妆扮。泡茶也是一样,茶要好喝看泡法。

普洱茶

唐茶时期茶文化、茶道大盛,但说到泡茶之法,主要还是煎茶和煮茶两种。一直到了明朝后期,才有了成熟的制茶工艺和泡茶茶艺,包括我们现在的壶泡、工夫茶都是始于明朝,让喝茶更好地走进了百姓人家,成为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以盖碗泡普洱茶为例。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生茶经过晒青后味道收敛,通常喝散茶或紧压撬饼而饮;普洱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后,内部物质发生变化且容易浸出,多以紧压茶为主,有饼形、沱形等。通过工艺,我们可以简单发现,生茶泡饮时怎么样将它的气味和滋味释放,熟茶则是怎么样让它缓慢的优雅的浸出。

泡生茶,要让茶随水转。

以一般盖碗为例,通常容量在125-150cc,投茶8克。水烧开后,等壶里的沸水平息,然后采用定点注水,壶嘴离盖碗3厘米,同时壶嘴与盖碗内壁成15-30度斜角,刚注水时,水流要冲在碗底收腰处,出水要粗要急,当水流沿着盖碗旋转时就会带动茶叶也旋转起来,茶叶的香气随即散发出来,连坐在对面的你都会闻到普洱茶天然的花果香和茶香。

泡熟茶,要茶不动,水位平缓上升。

盖碗同上,也是定点注水,壶嘴离盖碗约4-5厘米,与盖碗内壁几成90度直角,注水时,细水恒流,让水流沿着盖碗内壁缓缓地往下漫溢,慢慢渗透进熟茶里面,又慢慢溢出茶面,茶汤也随即慢慢变得红润,陈香暗生隐现。

这样泡出来的生茶,香气明显,滋味丰富,变化多样;熟茶则香气含藏,口感醇厚顺滑。如此,即得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好喝之法。

生茶和熟茶的冲泡各有学问,记住了这些小技巧,以后泡普洱才能更“够味”!是不是想马上拿起普洱茶来“实验”泡一下呢?

普洱茶散茶的特征

话说普洱茶,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七子饼、普洱沱茶、砖茶,却很少想到普洱散茶。

其实散茶也是普洱茶中的一种,它在外形上没有多大的特色,不过这样更显得此茶的随意、安静、自然朴实,而散茶的滋味却不比任何一款普洱茶种类差,拥有一校报醇厚感、一样有独特的陈香,那普洱茶散茶好吗?普洱散茶的陈香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有的清扬空灵,有的意蕴绵长,然而好不好喝这个就得针对个人喜欢的口感、习惯而言了。

普洱茶散茶外形:条索肥硕,色泽褐红,呈猪肝色或带灰白色。普洱沱茶,外形呈碗状。普洱方茶呈长方形。七子饼茶形似圆月,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

通常的泡饮方法是:将10克普洱茶倒入茶壶或盖碗,冲入500毫升沸水。先洗茶,将普洱茶表层的不洁物和异物洗去,才能充分释放出普洱茶的真味。再冲入沸水,浸泡5分种。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分斟入品茗杯,先闻其香,观其色,而后饮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心旷神怡。

冲泡要领:如果说港台老散茶的特点在于一个“净”字,那么它的冲泡就在于一个“静”字。简素的粗砂壶、白瓷品茗杯,无需花哨的手法,就可以为自己冲泡一盏安静的普洱茶,原来饮茶也可以变成最私人的快乐。

70港台普洱散茶茶艺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首最爱的老歌,再为自己泡一盏安静的普洱茶,这也是一种奢侈,普洱茶散茶好吗?这好不好喝其实与其冲泡方法有很大关系的。

1、暖壶温盏:在这个寒气逼人的日子,找个小小的水盂让白色的瓷杯们一个挨着一个挤在一块。往壶里注满沸水,让它慢慢升温,最后将水悠悠浇入水盂。

2、静心投茶:在壶中投入5克茶叶。若喜欢略浓一点的茶汤,可投置7克茶叶,它的暖甜会让人觉得余韵无穷。

3、中注醒茶:电水壶采用低斟法,通过低斟水柱粗,可让茶叶在壶内翻腾,悄然唤醒它,抬手就可以出水了,不用焖泡,即刻出汤。

4、静心冲泡:无需将电水壶提高,电水壶低冲沿壶内逆时针旋转,让不急不缓的水流定注入壶中,泡一壶祥和宁静的普洱茶是不需要着急的,好似普洱茶与生俱来的个性—–安静自然。不用晃动,无需拨弄,只要盖上盖,静等10来秒便可出汤了。

5、慢品茶汤:以最舒适的手法轻轻端起品饮杯,徐徐将茶汤注入杯中,红艳剔透的美丽茶汤是不应该错过欣赏的。不必急着喝茶,轻揭壶盖,陈旧的茶香扑鼻而来。静品一口,醇和饱满,暖甜入心。随后的冲泡更是怡然自得,随饮随冲便是,所要做的只是静心品饮和欣赏。

其实普洱茶散茶好吗,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适合的人说这个茶好而不适合的人就会说这茶一般或是不怎么样。一般普洱分为饼茶、沱茶、方茶、砖茶等几种,当前良多伴侣都感觉饼茶比拟好,这也是个误区。

依照以前的说法,一二级作散茶,三四级作沱茶,七八级作饼茶,九十级作砖茶,然则目前的普洱茶,其外形与其质量早就无关了,砖、饼、沱、散茶等都有原料凹凸之分。

为什么普洱茶包装所用的绵纸和笋壳

茶,是一壶有灵气的水。

茶静人自品,香飘才通灵;品茶在思想上要做到:空、灵、静。

品茶,品的是一种思想,品的是一个思维,品的是一个辨别,品的是一个滋味,品的是自然风韵,悟的是灵神万物。

随着普洱茶逐渐被北方大众接受,卖茶叶的商家们为了能让茶叶更受欢迎,在包装上可没少动脑筋。但是由于普洱茶的独特性质,包装往往都是那几种。一起跟着笔者来看看。

棉纸

虽然现在普洱茶的包装有很多,但是细心的茶友们发现,普洱茶的包装最常见的还是棉纸。因为普洱茶非常容易吸收异味,一旦吸收了杂味,普洱茶的品质就会大受影响,因此在包装上一定要注意做到最好。有些茶商只顾外层包装的奢华、漂亮,却吝啬给普洱茶包上一张棉纸,打开后总能闻到刺鼻的包装纸味、胶水味。

马三纸

马三纸是普洱茶包装棉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西双版纳独有的植物——马三所制成的纸。将马三的外皮剥掉,取下中间白色的那一层物质,然后放入水中煮2~3个小时,再捣烂马三,滤出纸浆,晒干后就成为了马三纸。这种马三纸不仅能防异味,还可以防潮湿、防虫蛀,是最适合普洱茶的包装之一。

笋壳

在过去,人们也常常用笋壳来包装普洱茶。将笋壳清洗干净,晾干,再包在普洱茶的外层捆扎起来,就成为了古香古色的普洱茶包。但是在笋壳里,还是需要给普洱茶包上一层棉纸,以防止潮湿。

普洱茶的包装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还有纸盒、陶罐、竹篓等包装。包装普洱茶,不仅是为了好看、体面,也是为了能更好地保存普洱茶,保持环境和温度的稳定,让普洱茶能够充分地发酵,以发挥出更香醇的味道。因此在普洱茶的包装上,那些图省小钱本末倒置的商家们会逐步的消失掉。

绵纸的原料与制作程序

白棉纸又软又稀薄,毛竹笋壳又硬又长毛;一个吹弹可破的“软妹纸”,一个皮糙肉厚的“硬汉子”,而正是这两个物理触感并不一致的事物,却成为普洱茶包装的“经典搭配”。在物质资源那么丰富的云南,是什么缘分让它们最终在一起的?

“软妹”白绵纸:白棉纸是云南地区传统的生活用纸,取自一种叫构树的树种的树皮。

白棉纸的制作过程

1.制做白棉纸前,先要把树皮拿到溪水里反复清洗,一方面是为了除垢,一方面也让树皮变得更加松软、适合制纸。
2.洗干净的树皮会进行适当的揉捻,放进大木桶中沸水蒸煮二到三个小时。
3.之后用榔头敲打煮好的树皮,让原浆逐渐凝结而出。
4.在得到原浆后,便能在水槽里进行抄纸的工序了。不过之前要在原浆里添加一种叫“滑叶”的树汁,这种粘稠的汁液是天然的粘合剂。
5.然后,就像常常在电视里看到的一样,工人们拿着木榫,在纸浆中慢慢将纸揭出、分离开来。
6.经过晾晒、熨平之后,一张结实耐用的白绵纸就这么诞生了。

这种白棉纸透气性非常好,带着一股淡淡的木香味,有防虫蛀的功效,因此某些云南寺庙里的经文就是用这种纸张来抄写的,保存几百年完全没有问题。

白棉纸外型上跟宣纸很像,但相较宣纸,白棉纸最能突出的特点就是柔韧、防潮性强。据说,用这种纸来包装普洱茶的做法,是由茶马古道上的“鹤庆商帮”与马帮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最推广开来的。

不过由于野生构树资源少、蒸煮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木柴等因素,手工造纸的成本与代价变得越来越高。所以,现在普洱茶饼上的白棉纸多是机器制造,并且还开创了银丝棉纸、金丝棉纸等工艺美观棉纸,那些美丽的“丝线”其实是添加的植物纤维。

“硬汉”毛竹壳

讲完“软妹儿”,我们再来说说“汉子”:毛竹壳。

云南地区的民众利用竹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所以当地的茶农也很早便开始用笋壳来包装普洱茶,以避免茶叶在运输途中发生受潮、受光等不良状况,并且笋壳的制作成本接近于零!

早年普洱茶或入京进贡或远途贸易,跋涉耗时,颠簸崎岖,风霜雨露,要经受层层考验,这就需要有结实、防潮、避光的外包装。同时普洱茶是需要呼吸和后发酵的,要与空气有一定接触,不能密闭封死,因此普洱茶的包装材料除了结实,还要透气,笋壳包装便应运而生。

笋壳是竹笋的箨片,较硬实,是天然的原生材料,用来包裹普洱茶,不会发生化学渗透,又能使茶叶免受外界污染破坏,为普洱茶营造了良好的微环境,促进后发酵。被笋壳长时间包裹的茶叶,在冲泡时还可能散发出淡淡的竹香。

当然,既结实又透气的材料多的是,普洱茶的先行者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笋壳?这要归功于澜沧江流域竹子生长茂盛的资源优势。

在勐海,人们采用当地盛产的野生大毛竹来制作笋壳,其叶型瘦长,质感细腻,表面反复揉搓不开裂,且具有防潮、透气、清香的优点,成为普洱茶整筒包装的首选。用笋壳包装普洱茶,可谓就地取材,成本接近于零。每年春夏间,竹林中笋皮老化,成片自然剥落,茶农便将其收集起来,整车整车地运回,清洗干净,烘压定型之后,便成为包装普洱茶的笋壳。

笋壳表面常留有竹毛,容易把人弄得又痒又疼,因此茶农在清洗笋壳时往往加上一道“刷竹毛”的工序,并且尽量挑选色泽均匀、形状整齐的笋壳,以保证美观。除了毛竹,还有云南甜龙竹、香竹、黄竹等都可用于制作笋壳。

取洗净的笋壳,像粽子一样的把普洱茶饼捆扎起来,再加上钢箍(以前是竹条)就可以了,相较于可以机器生产的白棉纸,笋壳包装还是得依靠手工制作,最熟练的师傅包一个也得花费1到2分钟。

毛竹并不是好伺候的主,由于先只为了运输包装,茶农们处理笋壳不会很精细,所以笋壳上常常留有竹毛,这种竹毛跟玉米叶一个德性——会把人弄得又痒又疼。

随着时间的推进,茶农们也明白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于是在清洗笋壳时会加上一道“刷竹毛”的工序,并且也尽量挑选色泽均匀、形状整齐的笋壳保证美观。

老茶的另一重要鉴定参考:因为大多数笋壳都取自野生毛竹,所以上面常常留有虫卵,所以撬一些老茶的时候,可能还会遇到一两只又肥又大的竹虫。

现代正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经过紫外线杀菌,一般不再会有虫卵这个问题。笋壳包装的普洱茶味道更好?

据说因为笋壳很硬,以前的人们会在包装前会把它浸泡软,并且就在湿软的状态下捆扎普洱茶,所以处于笋壳内部的茶叶含水量非常高,潜移默化地加速了茶叶的陈化,而呈电饭煲状的笋壳包装,内部有较为稳定的温度、避光、透气,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生态圈,像一个普洱茶发酵的温床。

在七八十年代,因为出口标准的限制,笋壳包装被认为是“不够卫生”的做法,无法达到出口标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普洱茶的外包装都改成了纸盒。

虽然没有数据支撑,但几乎所有尝试的茶友都表示——棉纸加笋壳储存状态下的普洱茶,口感真的会更好。也许就是这么接地气的包装,却得天下茶友之心的原因吧。

小青柑与陈皮普洱是一样的吗

喝小青柑,已成为茶界的一种潮流,但很多人以为小青柑就是陈皮普洱,但其实它们根本不同。小青柑和陈皮普洱虽然都是柑普,它们外表都是一种“柑橘皮”,但它们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


何为小青柑

小青柑选用还未成熟的“婴幼儿期”柑橘制与云南普洱茶味原料作而成的一种茶。

青柑一般默认为采摘于农历立秋至秋分期间所加工的皮,此时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通常小青柑里的普洱茶采用的是存放几年的普洱熟茶。

陈皮普洱

陈皮普洱它用新会大红柑和云南普洱茶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

大红柑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间(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此时橙皮甙含量较低,多糖的含量较高,油室则大而饱满,果皮色泽鲜红色至大红色,陈皮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质软、皮厚、性温,味甜香,不耐贮。通常陈皮普洱里的普洱茶采用的是存放几年的普洱熟茶。

它们的不同

1、大小不同。因为采摘的时间不同,通常陈皮普洱比小青柑大出两三个,一般小青柑只冲泡一次,陈皮普洱可以分好几次来冲泡。

2、功效不同。小青柑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有散结、止痛、抗菌、消炎之功效;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主要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红柑主要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3、滋味不同。小青柑融合了青柑的清香苦涩跟普洱熟茶的醇厚,口感上更清爽。陈皮普洱选用的是甜香的红柑与醇厚的普洱熟茶,甘醇,比起小青柑,陈皮普洱里普洱熟茶的味道更为明显一些。

4、冲泡方式的不同。小青柑可以整颗投入盖碗或紫砂壶,陈皮普洱一整颗投只适用容量大的泡茶器,比如泡茶机之类的,若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还是需要把里面的熟茶掏出一点再撕一点陈皮进去一起冲泡,虽然小青柑也可用这种方式,但会比较不耐泡。

小青柑保存,注意这几点

小青柑风味独特,近年来深受茶友的喜爱,相信不少茶友家里都囤有小青柑。那么小青柑应该要怎么保存,又能保存多久呢?


小青柑因为延续了陈皮和普洱茶的共同优点——越陈越香,所以在合理的储存条件下,小青柑存放个十年二十年都是没问题的,而且越陈越好。
1、小青柑需要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很多人会以为必须是真空状态,其实不是的。我们在茶类中说的密封保存,主要是把茶存放在不直接暴露在空气下的袋子或罐子里,并且尽量减少袋子或罐子中的空气这一状态。

存茶,还是需要有少量氧气和茶叶中的物质进行氧化反应的,让茶叶口感变得醇厚。所以,我们通常才会说,密封存茶的首要关键是防潮,而非一定真空,小青柑也是如此。小青柑的柑果表皮含有丰富的油性物质,密封保存的时候,柑皮和普洱两者中的内涵物质才会更加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留小青柑的风味。
2、注意存放地点,就要特别注意以下存放要点:

(1)远离湿度大、温度高的地方,比如浴室旁;

(2)远离有杂味、油烟的地方,比如厨房;

(3)无需放入冰箱内存放。

小青柑和普洱茶一样,如果存放得当,有一定年份的小青柑绝对会有更出色的口感。小青柑普陈化,可以从不同年份看它的变化。一颗好的小青柑,它的工艺是有延续性的,新制的小青柑,前三个月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三年为一整个陈化期。

小青柑可以晚上喝吗?

昨天有茶友问:小青柑可以晚上喝吗?怕喝多会睡不着。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来说,茶之所以能够影响睡眠,主要是因为一种物质——咖啡碱。

因为喝茶时,人体摄入的咖啡碱会优先和腺嘌呤核苷接受器结合,使得神经细胞活动增加,人自然而然就变得更加清醒了。

所以,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会喝一喝茶或咖啡,这样是有一定的提神效果的。

有些人会因为喝过茶,就把晚上睡不着这件事跟茶联系上,继而就得出来结论:喝茶晚上睡不着。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其实和酒精比起来,咖啡碱在人体内的作用时间是很短的。

咖啡碱进入人体后,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开始发挥作用,接着,在3到4个小时内作用消失。

也就是说,如果在睡前3到4个小时内没有喝过茶,那咖啡碱就几乎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

所以,如果怕茶影响睡眠的话,晚上最好喝红茶或者普洱熟茶。

而小青柑里面的茶是熟普,熟普是全发酵茶,喝起来没有苦涩味,很温和。
小青柑的主要功效是疏肝理气、消积化滞、且富含柑橘酸,是果酸的一种,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作用。

与熟普结合后,其保健功效自然兼有两者的好处,具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降血脂减肥,养颜美容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等各种作用。

因此得出结论:晚上喝小青柑不会影响睡眠。

新会小青柑选购方法:

1、看外表。包装完整,无霉斑。柑皮色泽统一且不过深,冲泡后的茶汤清亮透明,无沉底。
2、闻香气。冲泡后茶香中带着淡淡的果香味,香气清幽,没有涩味或霉味。
3、尝滋味。入口时茶汤醇厚滑爽,回味甘甜,无尖锐的刺激感。
4、看叶底。轻捏叶底,色泽鲜活,柔韧有弹性,并且叶底无其他夹杂物。

大量小青柑假货涌入市场 如何鉴别呢?

小青柑火了,方便简单的冲泡,清爽香甜的口感,不仅懂茶的人喜欢,不懂茶的也喜欢,老茶客觉得不错,年轻人更钟爱。“茶”红是非多,有利可图的事情自然能吸引更多人的加入,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心思不正,想走歪门邪道靠假货捞上一波的不良商家。

小青柑

这些假冒新会的小青柑多用福建、广西、湖南等地的柑桔为原料,且都大摇大摆的打着正宗新会柑的招牌。芳村某茶商拉货50吨福建产小青柑,不到短短三个月便销售一空,价格低廉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在QQ交易群里长期有50~60元/斤的小青柑成交。

随着小青柑的需求量猛增,正宗的新会柑皮价格也一路飙升,从早前的一斤四五十块涨到了百十块钱,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如今一斤新会陈皮的价格都要上百元,再者正宗的新会小青柑,制作工艺讲究工序繁琐复杂,算上原料人工费用一斤正宗的新会小青柑怎么也卖不到如此低价。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该如何去辨别小青柑的真伪呢?又有哪些手段可以降低我们买到假货的风险?

一、选品牌

正宗地道的小青柑都是各知名品牌的,像大益、润元昌、澜沧古茶等知名品牌都算的上是柑普茶领域的领军品牌,买他们的肯定假不了,而假货小青柑大多没有品牌商标,更多的是白标甚至三无产品。
二、看产地

正宗小青柑产地是新会,柑皮用的是新会茶枝柑,而假冒的产品多用的是阳山桔、皇帝柑、其他青柑,通常是产自福建、广西、湖南等地。正宗新会柑柑皮质厚、质硬、色匀,油包粒密实清晰可见,冲泡后皮色浅绿、皮质厚实、韧性好、毛孔细腻;假冒小青通常柑油包细小,冲泡后色偏深绿,皮质稀软毛孔粗,用手一扯就烂。
三、比价格

正宗小青柑售价较高,一方面是新会陈皮原料的涨价,另一方面优质的熟茶原料本身也不便宜,所以综合起来好的小青柑肯定不会太便宜,而假冒的小青柑通常售价都不会过百,还有一些冒充传统工艺故意虚标价格的也要注意辨别。

四、喝口感

正宗地道的小青柑口感甜顺、入口舒适、果香浓郁、滋味协调,假冒的小青柑异杂味重,果皮的味道盖过普洱茶原来的味道,无柑果的清香,更没有回甘,滋味不协调。
五、挑渠道

最后,我们在购买小青柑是也要挑靠谱的平台,如知名品牌的代理商、实体店铺、天猫旗舰店和其他靠谱的电商平台等,而假冒的小青柑多在淘宝小店、朋友圈微商和一些低端批发市场销售。

只要我们在选购小青柑是做到不贪小便宜,不轻信商家的花言巧语,靠自己所见所喝的口感外形来判断,就不怕碰到假货,当然,选择知名品牌的靠谱渠道则是最为保险起见的方法,买一份放心喝的也更安心。

小青柑最突出的三大作用,你知道吗?

小青柑是采摘每年7月、8月,尚在成长期的新会茶枝柑柑果,经取肉、清洗、晾晒干燥后,形成的一种柑果味浓烈,具有较强药用价值的青柑果,与云南的普洱熟茶浑然天成,缔造出独具风味、有良好养生效用的小青柑普洱茶。

青柑果皮中富含挥发油(柠檬烯)、果酸(柑橘酸)、黄酮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恰当饮用后,能够改善慢性咽炎、感冒鼻塞、肝气郁结、消化不良等症状。

小青柑

但其中最突出的三大作用你又知道吗?跟着小编来看看:
01
疏肝破气,润肺生津,改善慢性咽炎

优质的小青柑,表皮会产生“白霜”,也称为“柑油晶”。是由果皮上丰富完好的油包,经反复的阳光晾晒和长时间的低温烘干后,析出如霜般的白色柑油结晶。

小青柑皮上的白色粉末,是新会柑果经反复阳光晾晒和长时间的低温烘干的良好制作工艺下,柑果中的果糖等物质析出后形成的。

同时小青柑上的这层白霜,是判断干果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据研究表明小青柑上的白霜也具有滋润肺部的功效,同时长期恰当饮用能够对慢性咽炎、抽烟后嗓子干涩、咳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用。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有记载:“……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

当人体长期处于抑郁情绪,无法及时排解,很可能会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急躁易怒、胸闷等不适感。小青柑富含挥发油,经常恰当饮用能够疏肝理气。

经常抽烟的人群,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对人体气管中的毛细血管造成损害,毛细血管排痰功能降低,堵塞气管,呼吸不顺畅。

恰当饮用小青柑冲泡后的茶汤,能够扩张上呼吸道,改善慢性咽炎,同时润泽肺部。


提神醒脑,美白肌肤

小青柑的果皮中富含酚酸,不仅能够消灭细菌而且还能提神醒脑、滋阴养颜,是爱美女性的必备品。

长期对着电脑工作,容易疲乏无神,小青柑小巧玲珑,携带冲泡均方便。放在办公室,随手就可以冲泡,一颗可以喝一整天,提神消疲、美容两不误。

同时小青柑香气清新,还可用在旅途中。如将它放入旅行箱中能使衣物清新;或者在旅途中产生晕车、疲乏时,轻嗅它的味道,浓烈的柑果味能够减轻身体不适。


促进新陈代谢,降脂减肥

小青柑的果皮中含有川陈皮素,其是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促进剂,具有抗血细胞凝结、抗真菌、抗过敏等作用。

人体的新陈代谢是一种无知觉性、阶段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体内活动。

当年龄增大,人体内的某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减慢,需要借助外力来使新陈代谢得以继续进行,此时恰当饮用小青柑是较适宜的。

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开始丰富多样,长期摄入富含高油脂、高糖类、高蛋白的食物,不仅会使体重增加,而且体内的血脂指数也会随着升高。

更严重的会出现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三高问题。小青柑中含有“辛弗林”,这种物质主要用于氧化脂肪、减肥。

同时普洱熟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能够起到辅助分解脂肪和抑制人体对脂肪吸收的效用。对于肥胖人群来说,恰当饮用小青柑是有益的。

除了这三点,小青柑中富含的柠檬苦素具有抗病毒的效用,在流感肆意的季节里,一杯简单易泡的小青柑茶不仅能唤醒味蕾,还可以护养身心,实在一举两得.

普洱茶如何醒茶?

醒茶,通俗的说,就是使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水分的接触苏醒过来,令叶片自然的呼吸,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

通常所说的普洱醒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干醒:冲泡前的唤醒;二是湿醒:冲泡时的唤醒。

普洱茶

【干醒普洱茶】

干醒茶是通过改变普洱茶的存储方式,达到唤醒茶质、凝聚茶香的目的。

1、首先是去掉包装,解散紧压的普洱茶。解茶时需控制好角度与力度。茶饼,可以从中间凹槽处向外入刀解茶;茶砖则可以从侧面入刀,比较容易将茶剖成两片,而后再分成小块;沱茶可从边沿或侧面入刀解茶。

解茶时尽量保持叶片的完整性,顺着叶片的规律去开解。

解茶也可使用蒸汽的方法,将茶饼放在开盖煮水的壶口,利用蒸汽使茶饼松软,这样解茶可以保持叶片的完整。

在解老茶时则称为“拨茶”,因为年代久远的老茶,往往茶体已经比较松散,用手指轻轻的拨动或触碰,叶片很轻松地就会散落下来,在拨茶时需注意不要将茶叶拆得太碎。

2、通风透气,使叶片自然呼吸,散去茶叶中的多余杂味。将解散的普洱茶摊置于清洁、蔽荫处,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在这期间可在茶叶上覆盖一层宣纸或棉纸,避免落入尘土。并且摊放的环境不能有异味,以免吸收杂昧影响茶叶品质,同时还要避免日光灯长时间照射。

摊放空间的湿度不能太大,以免茶叶受潮变质。通风的时间视茶叶状况而定,对于陈年老茶与洁净度较高的茶,两到三天即可;而新出堆的茶与带有仓味的茶,则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以便更好的散去茶叶中的杂味。

3、将通风后的普洱茶收纳于醒茶罐中,使普洱茶自然苏醒回气。一般使用有盖的紫砂罐进行储存,因为紫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并且避光与隔热性也非常的好,可以保持罐内的温度与湿度相对稳定,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收入紫砂罐后,醒茶时间大致为一至三个月。

经过醒茶这一细致的过程,茶叶会因茶质凝聚而产生饱满、厚重的香气与口感。

【湿醒普洱茶】

湿醒普洱茶通常也称润茶或温润泡。通过叶片与热水的接触,可以提高茶叶自身的温度,帮助叶片缓缓舒展,令茶叶充分地苏醒过来,并且可以带去茶叶在各个环节中附着的浮尘,在润茶之后冲泡能更好的释放出茶味。

先用热水充分温热茶具,投入茶叶注入热水,数秒左右立即倒出。一般情况下,普洱生茶润茶一次,普洱熟茶润茶两次。

润茶时需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看干茶来决定水温,生茶、新茶与嫩茶需降低水温,熟茶与老茶则需要提高水温。其次时间的控制也很关键,浸泡的时间不能过长,如果润茶时间过长,茶叶中浸出物释放过多,将会影响正式品饮的茶汤口感,所以要快速倒出润茶水;在润茶时,可以观察润茶水的汤色,可以帮助判断正式泡茶时所需的水温与浸泡时间。

对于陈年老茶的醒茶方式,首先将老茶放入干燥的紫砂壶内盖上壶盖,用铸铁壶将水煮沸浇淋紫砂壶外部,而后轻轻摇动紫砂壶,反复高温淋壶、摇壶两至三次,大约用时五至十分钟,相当于为老茶做了一次干蒸桑拿。

壶内聚集的温度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老茶,此时开盖便可闻到老茶的沉香,这时再向壶内水注润茶。使用这样的方式润茶一次便可,老茶珍贵实在不忍浪费。然后再依据这款老茶的特性,掌握好浸泡与出汤的时间。

普洱茶通过这两次不同方式的醒茶,帮助茶叶更好地展现内在气质,提高了茶汤的香气与口感。当然,醒茶的方法不仅限于此,您内心有多温柔,就能有多细腻的对待她的种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