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是什么茶

敬亭绿雪是一种汉族传统名茶,属于烘青型绿茶。其历史悠久,为绿茶中珍品,以其芽叶色绿、白毫似雪而得名。明清时期曾列为贡茶,是安徽省最早的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宣城市北敬亭山。敬亭绿雪形似雀舌,挺直饱润,色泽嫩绿,白毫显露,嫩香持久,回味甘醇。分为一、二、三共三个等级。其加工可分为杀青、做形、烘干三道工序。饮评者有诗赞誉此茶:“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

敬亭绿雪的购买技巧

新茶叶并非愈绿愈好。市场上一些比较绿的茶,是由于“杀青”一次烘干后就上市了,这样的茶叶水分含量大且不易保管。

“早茶”并非愈早愈好。买茶叶,有的人以为小片叶或两芽叶的好,早茶愈早愈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误。从各产茶区来看,茶叶采摘的早晚,都必须依据气候特征来定,一般以清明到谷雨之间为佳,如果一味提前采摘,则因发育尚未完全会使茶水淡而无味。

敬亭绿雪的储存方法

低温贮存

茶叶在低温时陈化缓慢,温度高时则品质下降快。干茶在0℃时香气最浓,5℃时香气降低,10℃时微有香气,常温下则有陈气;0℃—5℃时茶叶可较长时间保持原色,10℃-15℃时色泽减退较慢,在常温下色泽易变化。因此,低温密封保存茶叶最好放在冰箱内。

 

避光贮存

光照对茶叶有破坏作用,可使茶叶升温;紫外线可引起光作用,使茶叶加剧化学变化,从而加速茶叶的陈化和变质。因此,必须避免在阳光下贮存茶叶,并且要避免用全透光的容器装贮茶叶。如需用玻璃瓶或透光塑料袋装贮茶叶,应选茶色者为好。

密封贮存

茶叶中类脂物质、氨基酸的氧化可导致茶叶产生陈味或鲜味下降。因此,茶叶必须进行隔氧密封贮存。可用铁罐、陶罐、保温瓶等可密封的容器装贮茶叶。

单独贮存

茶叶本身质地疏松孔隙较多,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没有包装的茶叶与香皂、樟脑等有气味散发的物品放在一起,可马上吸附其气味。因此,茶叶必须单独贮存。

敬亭绿雪冲泡方法

茶具:饮用敬亭绿雪,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类瓷质洁白,便于存托碧绿的茶叶和茶汤。

水质:冲泡敬亭绿雪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以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

水温: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要在80度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敬亭绿雪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也会使茶汤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

茶与水的比例:通常茶与水比为1:50至1:60(即一克茶叶用水50ml至60ml)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泡茶技巧: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于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于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杯沿1cm至2cm即可。千岛玉叶中得多数有效成分在第一次冲泡后浸出量最大,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因此绿茶一般以冲泡三次为度。非常细嫩的高级茶一般冲泡两次即可。

敬亭绿雪的名称由来

 

敬亭绿雪冲泡后,茶杯中茶叶朵朵,垂直下沉,那披附于茶叶的白毫随之徐徐飘落,如同绿荫丛中雪花纷飞一般。郭沫若曾亲笔题书“敬亭绿雪”四字,惠赠敬亭山茶场,此茶为全国名茶之一。《敬亭绿雪采制法》被列入全国大专学校茶叶专业的统编教材内容之一。

你不知道的宣城茗茶——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茶,产于宣州市北郊敬亭山,明末清初即负盛名。郭沫若曾亲笔题书“敬亭绿雪”四字,惠赠敬亭山茶场。


关于“敬亭绿雪”这一茶名的由来,说法多种。

其一日:古时敬亭山麓,有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名叫“绿雪”,她年年都要采摘敬亭山茶。一次,在山中悬崖处采茶,一不小心,失足跌死于崖下。人们为怀念这位勤劳可爱的采茶姑娘,将此处所产之茶取名“敬亭绿雪”;
其二日:此茶冲泡开汤之后,茶杯口上云蒸雾腾,冉冉上升,浮显团团祥云,在雾气结顶之下,茶杯中顿时显出雪花飞落,犹如天女散花,这“天女”就是“绿雪姑娘”,故而得名;
其三日:“此茶冲泡之后,茶杯中茶叶朵朵,垂直下沉,那披附于身的白毫随之徐徐飘落,如同绿荫丛中雪花纷飞一般。而此茶产于敬亭山,故名‘敬亭绿雪”’。

茶叶专家们认为:第一种说法,系虚构之传说,经不起推敲,不足为据;
第二种说法,神化色彩较浓,缺乏科学分析,亦难成立;
第三种说法乃名副其实,是科学的命名。

因为“绿雪”之重点应在“绿”和“雪”的含义上。“绿”者,此茶色泽翠绿,汤色清绿,叶芽嫩绿;“雪”者,此茶身披白毫,在绿色的清汤中徐徐飞舞飘落。此名是以“绿”为基础,以“雪”为现象,由外部表现反映其内在的优异品质和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