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大红袍是茶树的优质品种之一,和铁观音、龙井茶一样,都可以广泛种植。大红袍的母树虽然只有6棵,但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无性繁殖,目前已有批量生产。国家2002年8月1日已正式实施大红袍的商品质量标准。所以只要有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商标的大红袍茶叶,都是真的。若无保护商标的有可能是假冒或劣质产品。
分类目录归档:武夷岩茶
好的岩茶是不是也不怕冲泡太浓,这种浓苦与劣质茶的浓苦有什么区别?
岩茶冲泡太浓,超过品饮者的最佳浓度时,均会感觉浓苦,影响茶叶滋味。但高档岩茶的浓苦与劣质茶的浓苦品饮时,感觉起来是不一样的,好茶的浓苦有强烈和持久的回甘,且齿颊留香;劣质茶的浓苦虽有强烈的回甘、但时间短、而苦涩味持续的时间长,香气低、停留的时间也短。
武夷岩茶的轻重焙火与岩韵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焙火是提升武夷岩茶岩韵的重要工艺。一般情况下,火功越足、越透,岩韵越强,但火功过高、过头了,也会降低岩韵,使茶水变空了。轻火茶的岩韵更难体会和鉴别。
对于武夷山岩茶四大名丛来说,是茶叶的品种及加工重要,还是山场更重要一些?
对于武夷岩茶来说,品种、山场和加工工艺都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四大名丛来说,历史证明品种肯定都是优秀的。至于山场和加工工艺哪个因素更重要、或哪个因素影响更大,那就要看消费者的偏好了:对于注重香气高低、喜欢清香型、低火型岩茶的消费者来说,加工工艺就显得更重要;对于注重滋味醇厚、喜欢中火、足火型岩茶的消费者来说,山场就显得更重要;对于既注重滋味醇厚、又要求香气浓郁、喜欢传统型极品岩茶的消费者来说,山场和加工工艺都显得特别重 要。
武夷山有用茶芽做成乌龙茶吗?
武夷岩茶的采摘标准是开面三至四叶。大生产上为了及时完成初制工序,防止气候和生产能力的影响而采摘过老,影响品质和制率,大宗品种都掌握在大部分小开面、小部分带芽时开采.武夷山没有特意采茶芽来制作乌龙茶的。
听说岩茶因为经过烘焙,所以喝多了会上火,有这回事吗?除了时间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去除茶的火气吗?
岩茶刚烘焙好时是有火气的,马上喝容易上火.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存放后,火气就会减退,要存放多久而没火气则要看岩茶火功的高低程度和存放条件。除时间以外,刚焙好的岩茶,密封好放到冰箱速冻几小时后,再密封升到常温,可以快速去除火气。
炭焙味比较明显的茶要过多久才会让这种味道降下来?
一般来说,炭焙味比较明显的茶,存放一段时间后,碳火味就会明显下降,下降程度和包装容器、存放条件等还有极大的影响。要存放多久主要看火功的高低和存放条件,中低火功的茶一般存放一、两个月后,碳火味就会明显下降。中足火功的茶一般要过三、五个月后,碳火味才会明显下降。足火、高火功的茶一般要 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碳火味才会明显下降。
用什么样的水可以把武夷岩茶泡得更好,又可以让茶汤更加柔滑
泡岩茶最好的水就是山泉水了。没条件的地方用矿泉水和纯净水也是可以的,但不同的品牌水质还是有较大的差异。只要用硬度低的清净的水,就可以泡出岩茶正常的香和味。
焙火有些过的武夷岩茶,在茶汤里面会喝出酸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焙火的原因?
岩茶焙火只要不出现叶底炭化不展都不为过,焙火也不是发酸的主要原因。陈年岩茶在一定的陈化期内茶汤都会有酸味。正常储存的岩茶发酸年限一般在5-15年内,之前和之后一般都没有明显的酸味。足火岩茶,若返潮后会提前出现酸味。
现在半天夭和铁罗汉的产量是不是越来越少?
现在半天夭和铁罗汉的产量是越来越多了。建国后到现在,武夷山茶叶的总产量是大幅度的增加,稀有品种的繁殖技术也逐步完善,所以半天夭和铁罗汉的产量是越来越多了。
重焙火过的武夷岩茶会有什么特征?
重焙火过的岩茶与轻焙火时对比:外形更紧结,色泽更乌褐,汤色加深;香气更浓沉、幽长,不高飘;滋味更浓厚,少了鲜爽味;刚焙好时味略带涩,储存几个月后会转醇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