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一种花茶,堪称碧潭飘雪

四川是茶文化的故乡。世界茶树最早的发现地和植种地是四川。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巴蜀人巢居树上之时,即嚼食雨水滴在茶树茶叶上的苦味,作为调节腥味饮食之用。顾炎武《日知录》曾说,“茗饮之事”是从秦人取蜀以后才开始的。

川茶一向以高洁、飘逸自成一家著称。西晋时,张载登成都白菟楼,写诗赞叹成都茶的高贵道:“芳茶冠六清,滋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到了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说:“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号为第一。”

来四川,不坐茶馆喝一杯竹叶青或者碧潭飘雪,等于没有来过四川。不过,今天不讲四川名片竹叶青,我们来聊聊老竹家的茉莉花茶碧潭飘雪。

碧潭飘雪创始人徐金华先生的先祖,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徐渭,号青藤,名列明代三大才子之列,郑板桥因推崇其书画,而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青藤居士不但工于书画,闲暇之余,尤爱花茶,曾自创多种制茶工艺,取梅花、茉莉等花之浓郁,配合茶叶之清幽,窨制花茶。

出生书香门第的徐公,对花茶也有着极大的热爱与兴趣,在总结先人徐渭制茶精髓的基础上,徐公采用早春嫩芽为茶坯,与含苞未放的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而成,花香、茶香交融,并加入鲜花精制的干花瓣于茶中。冲泡后茶汤黄绿明亮清澈,朵朵白花漂浮其上如同天降瑞雪,颇具观赏性和美感,香气清悠品味高雅,有浓郁的茉莉花香,泡饮时宜选用盖碗泡饮,茶叶泡好时就像碧潭上飘了一层雪。

“碧岭拾毛尖,潭底汲清泉,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这首藏头诗不仅暗含“碧潭飘雪”的名称,更将此茶的形态与神魂描摹备至,碧喻碧绿的茶色;潭喻泡茶的盖碗之形;飘喻茉莉花浮于水面之旖旎动态,兼具香飘万里之意;雪则喻茶汤上的茉莉花洁白如雪,纷扬肆意。碧潭飘雪由此名传巴蜀。

2008年,碧潭飘雪“茉莉花茶传统择花窨制技艺”不仅被评为成都市非物遗产,同年,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碧潭飘雪”、“飘雪”商标,从此,碧潭飘雪加入竹叶青大家庭。2014年12月,被四川省工商局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今年8月,在2015年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全国茉莉花茶质量评比中荣获“金奖”, 碧潭飘雪创始人徐金华“徐公”,荣获“2015年全国茉莉花茶制茶工艺传承杰出人物”称号。

唯有一种花茶,堪称碧潭飘雪。

谨以此文祝贺第九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2015年中国茉莉花文化节”圆满落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