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四大名枞之半天妖

半天妖,武夷四大名丛之一。在众多岩茶名丛里,一茶多名,叫法一样,写法有别,有半天妖、半天夭、半天腰、半天鹞,音同字不同,皆是音之误。或是可以这样来解读和戏说这几个名字,半天腰指的是生长环境,长在险峻陡峭犹如半空的山腰上故得名。半天鹞说的是其生长成因,武夷山有一种叫山鹞的飞鸟,喜欢衔食茶籽,它们将其它茶园的茶籽,叼到三花峰险要的绝顶崖上,落地生根,萌芽生长,长成品质优异,滋味独特的茶树,故名半天鹞。半天妖或许可以这样来解释,长在险要悬崖峭壁上的茶树,其茶汤滋味妩媚妖艳,香气迷离,令人不可捉摸而得名。

据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茶制造及运销》一书记载:当时调查武夷山茶树品种中至最费力者,在三花岩岩脚,仰瞻绝崖,咋舌说,半天妖道地半天妖也。由于茶树长在陡峭的悬崖,其摘时岩缝过于狭窄无法使用竹篮,而是在采茶人腰间挂一布袋扶梯而上,年产量约1.2斤。用据武夷老茶人说:在清代有一公案,因三花岩业权易主给漳州林奇苑所有,双方争执不下,公庭讼陈,耗诉讼金千余。据当地人说此树并非人工种植,系山鹞嘴衔茶籽,落地而生,由于半天妖生长在地势险峻之处,素未打理,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并受天牛害虫的蚕食,一度几乎灭绝。后来给天心寺的一个樵夫从三花岩顶部用绳索攀沿坠到此处砍柴偶然发现这棵茶树,告知寺庙主持,用其尝制乌龙茶,试其味,令人称奇叫好,此后归天心寺管理采制。

从外型上看,半天夭的条索较紧结,干茶色呈青褐色状。其汤色橙黄,略偏红色,香气高爽,滋味浓醇甘鲜。有水中香,汤味绵醇。叶底软亮,红边明显,呈三分红七分绿。
作为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半天夭的特征最不明显。相比之下,既没有铁罗汉的厚重,也没有白鸡冠的柔媚,更没有水金龟的神奇。但它却兼有其他三种名丛的特色。妖气十足,多变的茶香,初时如兰似花,继而如粟像杏,再则焦香横溢,时刻带着一份妖媚。条索紧细,色泽乌润,干茶香馥郁茶香带有多元的果香,香味精致优雅细腻,冲泡时香气袭人,滋味浓醇,熟果香气鲜明馥郁,回甘清甜持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