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摘
在晴天的正午—-下午3时采摘的鲜叶质量最好。而且茶叶的鲜嫩度要适中。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一季其实没几天的。如果下雨,就全泡汤了。
如果要制作高档的铁观音,有严格的采摘标准。一般选三叶一芽,鲜嫩度适中。枝梗宜短,细小,这样枝梗的含水量才会少,制作出来才会形成高档气质。
晒青
茶青采摘回来后,要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青。晒青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摊在水筛上架在架子进行;有的是直接摊铺在地上;有的在地上铺上竹筛进行。晒青的目的是先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促进鲜叶内含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为摇青作准备。
凉青(静置)
青叶经过晒青后,将青叶归筛,放入做青室静置,青叶经过晒青时,会蒸发部分水分,青叶成遢软样,在青间静置时,叶梗、叶脉的水分这时会往叶面补充,这时,叶面又会挺直起来。在凉青中,辅导组织的可溶性物质,随着梗的水份往叶片输送,到达叶片组织,给酶促氧化的初级产物——邻醌等补充了一定数量基质,促进了物质的氧化还原,儿茶素等物质有所增加,如儿茶素含量,晒青为68.41%(对比鲜叶),凉青为79.43%,增加11.02%。据分析,鲜叶萎凋过程中亮氨酸、异这氨酸有大幅度增加,而亮氨酸在制茶中可合成香类物质,有助于形成乌龙茶的高香。
摇青
当青叶静置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将水筛中的青叶倒入竹制“摇青机”中准备摇青。 就是用电动机让摇青机转动。鲜叶在摇青筒中进行碰撞、散落、磨擦运动,大部分叶缘细胞破碎和损裂,水分发生扩散和渗透,细胞间隙充水,叶硬挺,青草味挥发。
作用
摇青与静置是反复多次交替进行的。其是形成茶叶品质最关键的环节。
做青由摇青和静置两个过程组成。
在静置过程中,做青叶处于相对停止状态, 叶片继续蒸发水分, 叶片失水多, 梗里失水少, 叶片又呈凋萎状态,称为退青。在做青过程中, 叶片进行着萎凋的化学变化, 绿色逐渐减退, 边缘部位逐渐变红。通过5~7次的摇青和静置的交替进行, 当叶子呈现边缘红(朱砂红), 中间青(或黄绿), 叶脉透明, 形状如汤匙, 外观硬挺, 手感柔软, 散发出浓郁的桂花香(或兰花香), 便是做青适度。
杀青也称炒青
其目的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巩固已形成的品质。下图是用滚筒杀青机在杀青。
整形包揉
包揉 将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形 。茶球在紧包的状态下在揉捻机中滚动,里面的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颗粒状”,从叶状到颗粒状的神奇之作全在这里,当然是要经过很多遍的操作。
注:闽南乌龙茶的揉捻叫做“包揉”。
经过包揉茶青就变成这个样子——一个球,这就是我们长说的一个球的茶,也就是说没有拼配其他茶青。一般一个球的茶青能出大约18——10斤毛茶。
解块
将揉捻成球的茶青放在滚桶机内解块 。
焙火
将茶揉捻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上,至于炉中焙烤。
至此铁观音的初制工艺就全部结束了。
以上只是介绍一下铁观音的初制过程,其实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环节出差错,就不能成好茶。制作一泡好茶真的是难。茶农的劳动也真的是很辛苦,经常是一天没有几个小时的睡眠。我一直全程跟踪到凌晨2点才结束整个制茶过程。真是“谁知杯中茶,粒粒皆辛苦”,请大家认真对待每一粒茶米,不要轻易浪费哦!
铁观音的精制工艺主要分为:拣梗去黄片与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