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绿牡丹简介
江山绿牡丹,属于绿茶,最初的名字叫做仙霞茶,始制于唐代,北宋文豪苏东坡誉之为“奇茗”,后明代正德皇帝命名为绿茗,列为御茶。民国时绝迹,至1980年重新研制出来,命名为江山绿牡丹。产于仙霞岭北麓、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尤溪两侧山地,以裴家地、龙井等村所产品质最佳。这里山高雾重,漫射光多,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茶树生长。
品质特征
成品条直形状自然,条直似花瓣,犹如牡丹,白毫显露,色泽翠绿诱人,香气清高,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碧绿清澈,芽叶朵朵分明,叶色嫩绿明亮。
历史发展
苏东坡之诗友毛正中(江山人)曾以仙霞茶相赠,苏东坡戏作一诗为谢,诗云:“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快,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可见历史上仙霞茶早就扬名天下,列为贡品。根据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所赋谢赠仙霞山茶诗,可知早于宋代,该茶品已臻佳境。
相传明代正德皇帝(公元1506~15 21年)朱厚照察访江南时,路经仙霞岭,品尝了仙霞茶,大加赞赏,命名为绿茗,并指定为御茶。民国时期绝迹。沧桑数变,“绿茗”绝迹。1980年江山土特产公司组织力量恢复试制,一种体态潇洒自然,色泽翠绿诱人的江山绿牡丹问世。绿铭在1982年被商业部列为全国名茶,并改名为江山绿牡丹。1985、1986年连续被评为浙江省优胜名茶。
加工工序
江山绿牡丹炒制工艺主要分鲜叶摊放、杀青、轻揉、理条、轻复揉、初烘和复烘等几道工序。一人炒制,一人在旁摇扇是炒制牡丹茶的特点,尤其是利用扇风,迅速降低杀青叶、初烘叶、复烘叶的叶温,加速水分的蒸发,减少茶多酚等内含成份在湿热条件下继续氧化,是保证牡丹茶色泽格外翠绿、香气清鲜的关键技术措施。
杀青
杀青对江山绿牡丹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揉捻
揉捻是江山绿牡丹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江山绿牡丹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
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江山绿牡丹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江山绿牡丹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价值功效
1,抗衰老
江山绿牡丹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江山绿牡丹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
研究显示,江山绿牡丹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江山绿牡丹具备整肠的功能。
3,降血脂
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则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江山绿牡丹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减脂
江山绿牡丹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5,防龋齿
江山绿牡丹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防癌
江山绿牡丹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7,美白
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江山绿牡丹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获奖荣誉
1986年在浙江省优质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优质名茶。
1982年商业部首届全国名茶评比第二名,载入新华社出版的《中国土特产大全》。
1994年获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中茶杯”一等奖
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
1998年获浙江省农产品展销会金奖。
2000年获西湖博览会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
2001年获“会稽杯”浙江精品名茶展示金奖、第四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在中国国际名优茶文化展览会上获“全国无公害名茶”证书。
2002年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
储存方法
低温贮存
茶叶在低温时陈化缓慢,温度高时则品质下降快。干茶在0℃时香气最浓,5℃时香气降低,10℃时微有香气,常温下则有陈气;0℃—5℃时茶叶可较长时间保持原色,10℃-15℃时色泽减退较慢,在常温下色泽易变化。因此,低温密封保存茶叶最好放在冰箱内。
避光贮存
光照对茶叶有破坏作用,可使茶叶升温;紫外线可引起光作用,使茶叶加剧化学变化,从而加速茶叶的陈化和变质。因此,必须避免在阳光下贮存茶叶,并且要避免用全透光的容器装贮茶叶。如需用玻璃瓶或透光塑料袋装贮茶叶,应选茶色者为好。
密封贮存
茶叶中类脂物质、氨基酸的氧化可导致茶叶产生陈味或鲜味下降。因此,茶叶必须进行隔氧密封贮存。可用铁罐、陶罐、保温瓶等可密封的容器装贮茶叶。
单独贮存
茶叶本身质地疏松孔隙较多,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没有包装的茶叶与香皂、樟脑等有气味散发的物品放在一起,可马上吸附其气味。因此,茶叶必须单独贮存。